close
現代的社會,不斷地教你如何勝過別人、獲得肯定,你永遠要超越,向不可能挑戰,那是資本主義下的庸俗教育。by鄭石岩

在現代社會觀念改變的情況下,每個人對價值觀也有所改變,而認識自己的價值觀是很重要的,現代的人與人相處之間不再像以往那麼傳統,如果自己無法認識了解自己的價值觀,這樣將很難融入這個社會環境。

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他認為最重要的,有人最重視錢財,有人重視名聲,有人重視權利,當然也有人重視愛、外表、或成就感,因人而異。那些在個人內在的系統性標準,反應我們對事物的珍視或排斥程度,隱約影響個人行為的取捨,成為「價值觀」。


對 每個人而言,價值觀是內在持久一致的判定標準,影響他在工作、休閒、家庭、婚姻、學習等生活各層面。一個人帶著整體性的價值系統,來規劃各個生涯議題,所 以透過某個生涯層面的價值觀,也可窺見整體的價值系統。例如一個人在工作層面上,認定幫助人是最有價值的工作,這個「工作價值觀」應符合他在家庭、休閒、 學習等生活面也同樣重視此理念。他和認為錢是最有價值而工作的人,應有不同的工作選擇及生涯規劃。

生 涯並非只有工作,只探索工作價值觀,又不足以統整人的複雜性。但是別忽視的是,選擇一項工作等於是選擇某種生活型態。「錢多、事少、離家近」是坊間流傳形 容年輕人對理想工作認定的三要件,但事實上,許多人選擇只符合其中一項或完全不符合其任何一項要件的工作,取捨之際可看見每個人工作價值觀確實不同。

生 涯探索過程中,認識自我工作價值觀是選擇職業的重要依據,確保工作滿意的可能性。教育部訓育委員會於民國85年委託吳鐵雄等編製「工作價值觀量表」,以其 適用於大專及畢業青年釐清自己最重視的工作價值觀。結果發現,台灣的大學生及大專畢業青年的工作價值觀可分兩大領域七種取向:

「目的價值」領域:與整體工作有關,較偏重人生目的的內在價值,包括:(1)自我成長取向;(2)自我實現取向;(3)尊嚴取向。

「工具價值」領域:與工作的作業內容較有關,偏重生活手段等外在價值包括:(4)社會互動取向;(5)組織安定經濟取向;(6)安定與免於焦慮;(7)休閒健康與交通取向。

吳 鐵雄等(民國85)發現台灣的大專生及在職人士中,女性和年輕人較重視工具價值領域;在職人士較偏重目的價值領域,其中年資愈淺者偏重自我成長和尊嚴取 向,年資深的則更重視自我實現取向。這似乎符合馬斯洛的理念,基本生理和安全需求的工具價值滿足之後,才會再追求目的價值取向的尊重及自我成長,並朝自我 得實現的最高層次。

其實從一個人日常生活的金錢花費和時間安排著手,也可窺見個人付出最多心力的價值重心。何妨問問自己平日花最多錢和最多時間的項目為何?有助於了解你個人最實際的價值信念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soph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